更新時間:2008-05-28 22:12:32
記者陳威任桃園報導
台北縣4個行水區部落引發的拆遷爭議,其實只是全國都市原住民的縮影而已,同樣的拆遷問題在桃園地區也可以看到。位於大溪鎮崁津橋上游的大溪部落,最近也收到來自縣府的拆遷通知,在沒有任何說明的情況下,要求族人必須在月底前自行拆除完畢。
位於桃園縣大溪鎮的大溪部落,日前收到來自縣府的拆遷通知,
族人雖然擔心未來可能無家可歸,卻也只能繼續代工清潔韭菜,
賺取微薄收入維持生活。(圖文/陳威任)
都市原住民像孤兒
同樣的都市原住民故事,總是不斷重複上演,原住民為了生計離開原鄉,希望到都市找尋工作機會,但是由於都市的房租昂貴,族人為了省錢以及營造過去原鄉生活環境,開始找尋適合的土地居住。
當地阿美族人表示,大溪部落居民多半來自台東和花蓮,從民國72年以後陸續遷入。但是不同於台北縣行水區部落,大溪部落一直以來都像是化外之地,不但沒有門牌,也沒有水電,當地族人自嘲自己是沒人管的一群。
「平時都不來關心我們過得如何,縣府只有要拆房子的時候才會來!」最早搬進部落的柳文明說,不管是部落要辦豐年祭,還是要建「Taluan」(聚會所),縣府都不會補助,只會不定時拆除房舍,騷擾部落居民生活。
部落的副頭目曾連發表示,由於部落居民經濟情況不穩定,族人平時多半是幫附近漢人種植作物,或者是四處打零工,部落老人及婦女為了貼補家用,並且幫菜農代工清潔韭菜,挑選一斤僅只能賺取2元的微薄收入。
沒有穩定的收入,縣府又從未關心這群外來客,族人既無法負擔到外面租屋的租金,而且也不習慣大樓生活。
胼手胝足開墾家園
曾連發表示,當初大溪部落這塊土地,因為砂石廠不斷盜採,把地挖的凹凸不平,而且還有人會偷偷把廢土倒進來。自從族人居住在這裡以後,就開始不斷整地開墾,建立自己的家園。
「說我們是違建實在太讓人傷心,如果不是我們的開墾,這裡早就變成垃圾場了。」曾連發說,族人甚至主動做起綠美化工作,希望給外界一個好印象,而不只是所謂的「違建」。
過去部落也曾被拆過兩次,但是縣府兩次拆完後也都沒有事後安置措施,族人隨即再就地建屋,一來一往只是不斷消耗社會成本,卻無法解決問題。
部落願意承租土地
曾連發說:「部落的族人當然都希望能夠住在自己開墾的土地上,但是如果縣府另有規劃或是部落確實處在危險地帶,也必須要安置族人,不是貼一張拆遷通知就可以解決的。」
曾連發指出,部落願意向縣府承租土地,也願意配合縣府的施政,可是縣府必須願意和族人進行溝通,不能總是把族人排除在外。他表示,本來有族人要整修房子,現在暫時也不敢做了,害怕月底自己的房子就要被拆。
桃園縣原民處產業建設科科員馬美麗表示,目前原民處已經收到族人及民意代表的陳情,將針對拆遷事宜與縣府水務處進行了解,希望能夠協助當地族人,如果部落真的位於危險地帶非拆不可,也將協調族人搬遷到附近的瑞興國宅。
水務處河川科科員顏清輝則指出,由於大溪鎮公所提報當地河川有違建,經過調查後,部落確實在河川範圍內,所以發出通知請族人自行拆除,如果月底前沒有完成拆除動作,下個月將請工務處進行強制拆除的動作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